以人为本 诚信为基

创新成长 共享为赢

你当前的位置:源起动态 > 产业新闻

以产业基金等方式引导优质产业资本和资源落地

2024-11-22 14:46:11

随着各项政策特别是一揽子增量政策落地见效,10月份以来,我国经济运行总体保持回升向好态势,也展现出经济回升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努力实现全年经济增长预期目标可期。

为规范省级政府投资基金管理,促进省级政府投资基金持续健康发展,根据有关法律制度和财政部《政府投资基金暂行管理办法》(财预〔2015〕210号)、《关于加强政府投资基金管理提高财政出资效益的通知》(财预〔2020〕7号)等规定,相关规定指出可采用股权投资等市场化方式,支持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重点产业发展的资金,包括母基金和子基金。

源起基金一直围绕地方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布局,紧扣补链、固链、延链、强链,按照市场逻辑专业运作,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培育新经济增长点。

资本市场长期向好底层逻辑逐渐清晰

中中央政治局近期举行会议,深入剖析当前经济形势,并对后续经济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

紧随其后,一系列旨在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措施相继问世,涵盖宏观逆周期调节、扩大国内有效需求、强化企业扶持、促进房地产市场企稳回升及提振资本市场等五大关键领域。

这些增量政策的实施已初步显现显著成效。据统计,10月份规模以上制造业增加值同比上升5.4%,较上月增速提升0.2个百分点;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6.3%,较上月增速加快1.2个百分点,创下年内新高;房地产市场呈现“银十超越金九”的积极态势;资本市场亦展现出长期向好的基本面逻辑日益明确。

这一系列积极变化,无疑得益于增量政策的有力支撑,同时也进一步激发了市场对于后续增量政策出台的热切期待。


对此,国家发改委等多渠道已明确回应。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在新闻发布会上强调,我国拥有充裕的政策空间和丰富的政策工具储备,逆周期调节等宏观调控手段不断完善,宏观政策取向更加协同一致,系统集成、精准施策将有效保障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此外,还将有一批增量政策措施继续出台实施。

构建创新生态,培育涵养优质税源

首先,当前总体经济形势是回升向好,但这在经济运行周期中仅仅是一个回升向好的开端,以后面临的各方面困难会更多、更复杂。9月26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就提出:“正视困难、坚定信心,切实增强做好经济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经济发展一靠政策给力,二靠改革发力,“给力”和“发力”都要增强紧迫感。

其次,增量政策措施陆续出台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了300多项深化改革的目标任务,有的是对过去改革举措的完善和提升,有的是根据实践需要和试点探索新提出的改革举措,并要求到2029年完成《决定》提出的改革目标任务。“以钉钉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实”,这在增强责任意识方面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再次,增量政策陆续出台要在关键领域取得更为显著进展。

其中,加快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是一个重要方面。这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目的是完善要素市场制度和规则,推动生产要素畅通流动、各类资源高效配置、市场潜力充分释放。这项工作正在紧锣密鼓进行中。

不同所有制经济主体各自发挥优势,实现平等竞争和平等保护是另外一个重要方面。当前,《民营经济促进法》征求意见稿已经公布,国有企业要更加专注关系国计民生重大领域的政策要求也在陆续公布。

这些深层次改革措施都是为了持续激发全社会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由此基于深化改革而产生的增量政策意义更加深远。


省级产业基金侧重投向处于成长期、成熟期的企业。主要支持各地优势特色产业,支持重点产业链优化升级,支持构建吉林特色现代化产业体系,进一步提升财政资金引导作用和使用效益,构建创新生态,进而带动产业发展壮大,培育涵养优质税源。

对省政府批准的直投项目和子基金,由投资决策机构根据批准意见审议投资落实方案;对无需报省政府批准的直投项目和子基金,由投资决策机构按照市场化方式自行决策投资、审议投资落实方案。基金管理机构根据审议结果履行投资程序,完成签约出资。

免责声明:本公众号发布内容部分信息来源网络,本平台不对文章信息或资料真实性、有效性、准确性及完整性承担责任。文章仅供阅读参考,不作任何投资建议,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