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 诚信为基

创新成长 共享为赢

你当前的位置:源起动态 > 产业新闻

源起基金关注领域——医疗AI(八)

2024-11-01 10:00:58

医疗器械

四、无创FFR:AI技术推动FFR从有创向无创转变

FFR是一种功能学评价冠脉血流动力学的指标,可通过进行冠脉狭窄功能性评价,精准判定心血管血流功能的好坏,辅助医生进行冠心病诊断,减少不必要的冠脉造影,帮助医生更好规划冠脉治疗方案。作为辅助诊断,自动处理+自动输出,提取血管解剖学形态信息与生理学信息,建立血管的流体动力学模型,衡量心肌缺血程度,判断是否需要做PCI手术。

图|结构影像学诊断与FFR功能学诊断对比

有创FFR普及率不高。基于导丝的FFR测量主要应用压力导丝得出FFR值,测量过程中需要配合采用三磷酸腺苷等血管扩张药物诱导最大充血反应,对于不适用相关药物的患者无法进行检测。由于测量插入压力导丝,时间较长,患者比较痛苦,每次压力导丝的费用在1万元左右,费用较高。

无创FFR应用更广。利用AI、流体力学等技术测量,用算法替代了压力导丝介入血管,且测量过程中无需使用血管扩张药物,费用在2000-3000元。在保证准确度的前提下,把介入式诊断变为无创诊断,且比有创FFR费用低。

图|FFR从有创向无创转变

CT-FFR是影像FFR测量方式中一种,由美国企业HEARTFLOW开创,在全球范围内实现广泛应用。国内科亚医疗、睿心医疗、数坤科技等企业基于CTA检查与自研的AI,为患者提供智能化的无创FFR分析,替代有创的导管FFR。

AI支持下的CT-FFR进一步延伸FFR的功能,快速分析患者CT影像,从功能学上评估狭窄程度及其后果,避免过去冠脉造影造成的过度治疗或治疗不足,减少不必要的诊断性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和支架置入数量,有效避免有创FFR造成的药物副作用及并发症,在DRG支付下具备显著的卫生经济学价值。

在PCI治疗阶段,帮助医生进行术中手术导航与术后风险评估,博动医学开发的QFR产品具备虚拟支架功能。国内已有科亚医疗、睿心医疗、博动医疗等企业获得了AI支持下的CT-FFR、OCT-FFR三类证。

五、AI放疗计划和设备:解决物理师短缺,缩小地区医疗资源差异

制定放疗计划属于肿瘤治疗环节之一,提高放疗工作效率需要对每个环节都进行改善,包括放疗、治疗后的实时反馈,以及下次治疗之间的治疗跟踪。2020年2月,瓦里安宣布其Ethos™智慧放疗平台获得FDA批准上市。Ethos智慧放疗平台可以实现自适应放疗,根据肿瘤形状、细胞特征以及周围器官改变而移动的肿瘤位置来进行调整,整个疗程中的每一次治疗都依据患者最新的肿瘤信息进行,极大避免了在1个疗程治疗中后期对已经痊愈的健康组织的伤害,最大限度保护正常组织。

根据检查项目,利用图像识别技术和AI技术自动勾画相应靶区,自动生成具体的放射性照射方案或者手术方案后,医生只需要修改、矫正。在乳腺癌、鼻咽癌、肺癌、肝癌等癌种方面技术相对成熟,自动勾画的靶区准确率高达80%。

图|智能靶区勾画软件界面

六、AI智能消融

心脏电生理消融手术领域已广泛运用。一种AI辅助的、量化的房颤消融策略-VISTAGE SURPOINT已在欧洲多项研究中证明了有效性与安全性,可以进一步提升房颤消融效果。

2022年12月,JACC Clin Electrophysiol杂志发表了一项在美国的相关验证文章,AI可以在射频消融手术中有效预测损伤深度的消融指数,结合了压力、功率、时间三个关键参数,准确性达到1mm,提高了消融有效性和安全性。

七、AI-ECG:动态心电监测,拓展院内和院外多场景应用

乐普医疗的AI-ECG,与心电图机搭载用于辅助诊断。2018年获得美国FDA批准和欧盟CE认证,2020年2月获得NMPA批准注册,院内场景和居家场景均可以使用,协助基层医院突破报告解读产能瓶颈,并完成质控升级,还可为慢病患者提供便捷的远程服务。

截至2021年底,乐普医疗的AI-ECG心脏中心已累计应用在超过9100家机构,实现实时心电服务量4000+万份、累计实时心电服务量16000+万份,实现动态心电服务量45+万份,累计动态心电服务量250+万次。

图|乐普医疗的AI-ECG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