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 诚信为基

创新成长 共享为赢

你当前的位置:源起动态 > 产业新闻

源起基金关注领域——细胞治疗(七)

2024-07-05 09:32:42

十三、细胞疗法临床试验和已批准产品

1.产业链

产业链上游,细胞存储是目前上游市场发展最成熟且竞争激烈的环节,受技术发展水平、海外厂商先发优势等影响使得仪器设备等产品多依赖于进口厂商,相关议价能力较弱。产业链中游,中国市场是全球较为活跃的细胞治疗临床研究地区,未来市场发展仍然快速。产业链下游,在国家“先试先行”政策、不断扩容优质医疗机构、建立多层次医疗保障的举措下,市场研发活力有望提升,以及推出覆盖更多适应症的相关药物。

图|中国细胞治疗药物产业链

(1)产业链上游

细胞制备阶段包括细胞分离、富集、改造与扩增。设备耗材及试剂多数依赖进口厂商,多以“设备+试剂”形式打包售卖,为国产厂商提高市场占有率带来挑战。《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规定直接接触细胞产品的无菌耗材应当尽可能使用一次性材料,且根据市场需要将推出设备及耗材一站式解决方案。对生产操作过程中的密闭系统和设备具有洁净度要求,需定期检查完整性并做泄露率测试,保证产品生产过程中的无菌水平。防冻液以及培养液的质量,利于保持细胞的良好活性,保证细胞治疗产品质量。国产缺乏病毒载体制备核心能力以及核心的生产工艺,病毒转载效率欠佳。

细胞保存及运输阶段涉及存储、冷链运输和质量控制。存储市场发展最成熟且竞争最激烈,分为脐血库以及组织库两种形式。运输可能造成细胞损耗而影响疗效,冷链物流环节目前被具有技术优势的海外寡头垄断,政策加速国产替代进程。行业自动化设备及标准化流程的转变将减少人为操作对产品质量影响。

图|细胞治疗上游生物工艺解决方案流程

细胞治疗全球核心流程主导厂商主要为Cytiva、Miltenyi、ThermoFisher、Lonza等,国内厂商东富龙、泰林生物、金斯瑞、义翘神州、百普赛斯、同立海源、赛科成、金仪盛世等积极布局。

图|细胞疗法全流程

图|细胞治疗各流程竞争格局

CAR-T细胞治疗设备耗材成本,试剂耗材中慢病毒、磁珠、细胞因子、一次性耗材、激活试剂等占比较高,灭菌器、隔离器、Prodigy等工艺设备单价较高。

图|CAR-T细胞治疗去中心化试剂耗材成本拆分

图|细胞疗法设备价格(美元)

设备自动化产线在一致性、污染风险控制、流程可追溯性、生产效率、易放大等方面都具备明显优势,小批量临床试验引入自动化工艺无大必要,但过渡到后期临床需尽早引入自动化工艺,否则可能涉及到工艺变更等。Prodigy类产品自动化程度高,但更适合院端,成本、效率、占地面积存在劣势,半自动化工艺或基于机械臂的模块化全自动工艺为最具潜力的发展路径。

图|设备自动化的优势

试剂耗材构成主要成本,国产替代势在必行。细胞分选中免疫磁珠为主流技术,流式细胞术是磁珠法出现以前应用最广的方法,通量低于磁珠法,目前仍与磁珠法结合使用。磁珠法由于耗时短、对细胞活性影响小,是目前应用最多的分选方法。

图|主要细胞分离/分选方法

细胞因子诱导法是低成本T细胞分离富集方法。离体PBMCs会自发凋亡,TNF-α等细胞因子会加速离体PMBCs的凋亡,IL-2、IL-4、IL-7、IL-15等细胞因子可以阻止T细胞的凋亡,同时刺激T细胞生长,此方法成本相对较低,但所需时间相对较长。免疫磁珠多种分选模式满足生产及科研要求,可分为单步与多步,单步又可分为阳性分离、去除分离、目标细胞非接触分离;直接、间接等。

图|磁珠法分类

(2)产业链下游

细胞治疗药物中的CAR-T药物适应症多集中于血液瘤,干细胞的应用场景从早期抗衰领域不断向外延伸,集中的适应症为自体免疫疾病、骨骼及软骨修复与基因疾病。

受较高的临床研究主体备案要求,以及对医生高素质专业水平、院端应急响应能力等因素影响,细胞治疗药物进院较为困难,多在顶级三甲医院开展。近年为响应国家“先试先行”号召,建立了中国唯一一家干细胞医院海南博鳌干细胞医院,标志着未来有望逐步放开对三甲医院门槛的限制。

 

细胞治疗药物售价昂贵,暂未被纳入基本医疗保险范畴,但不少市场主体积极助推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建设,例如平安健康是中国保险业首个将CAR-T治疗纳入被保项目的商业保险公司,上海、杭州、深圳等城市的惠民保均将CAR-T治疗纳入保障范围。

2.CAR-T疗法市场规模

2017年,随着前两款CAR-T产品获得上市批准,全球CAR-T市场开始发展,从2017年的约0.1亿美元暴增到2020年的约10.8亿美元,预计未来五年将以53.0%的CAGR加速增长。中国2021年复星凯特的阿基仑赛和药明巨诺的瑞基奥仑赛先后获批上市,中国迎来CAR-T商业化时代,预计2025年市场将增长到11.5亿美元。

图|全球、美国及中国CAR-T疗法市场规模(2017年、2020年及2025年(估计))

3.中国细胞治疗市场驱动力分析

科技进步、研发投入支持、大量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政府利好政策的推动等因素,将促进中国细胞治疗市场发展。

利用基因工程工具优化细胞治疗方法,如采用新载体以寻求更高的转染效率、更优的组织特异性,及更低的免疫原性。除了CAR-T,TCR-T、CAR-NK和干细胞临床技术快速发展。

预计到2025年,中国医药研发开支将达到496亿美元,占全球医药开支比重16.8%。2020年至2025年(估计)中国医药研发开支复合增长率为15.0%,为全球医药研发开支复合年均增长率的2倍。

中国肿瘤患病人数众多,存在大量尚未被满足的医疗需求。免疫细胞治疗对恶性肿瘤治疗效果优秀,CAR-T细胞带来长期治疗效果,干细胞在多领域展现出了极大潜力,拥有广泛适应症。

经过十余年鼓励与规范化政策指导,我国细胞治疗领域已进入规范化发展阶段。国家政策对细胞治疗领域产业发展制定了激励政策,CAR-T产品相继获批,中国迎来CAR-T商业化时代。

资本市场重视细胞治疗,私募融资、IPO、并购、合作等多种交易形式蓬勃发展,频频出现重磅交易。2016年中国医药市场投资金额为22亿美元,约占全球投资额8%。到2020年,中国医药市场资本投资金额为121亿美元,同期全球市场为934亿美元,占比为13%。据中国细胞与基因治疗领域融资交易情况显示,2020年度细胞与基因治疗领域融资总金额约为126亿美元,2016年至2020年复合年增长率达到59.3%。2020年IPO和私募基金金额显著增加。

图|2016-2020医药投资金额和中国细胞与基因治疗领域融资交易情况

CXO为细胞治疗研发生产流程中各阶段提供产能支持,市场规模不断增长,将进一步推动细胞治疗产业快速发展。细胞治疗CDMO公司通常拥有大型细胞或载体库,可以帮助药企选择适合的细胞或基因编辑载体,并进行优化,从而减少试错成本,并提高研发成功率。其丰富的生产平台和严格的质检措施也可以帮助药企削减商业化生产成本和时间。

图|细胞与基因治疗CDMO全球市场规模(2016年至2030年(估计))

4.中国细胞治疗市场发展趋势

治疗领域扩增。CAR-T及其它新型细胞疗法将逐渐由血液瘤向实体瘤及其他疾病领域扩展适应症,例如黑色素瘤、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干细胞疗法适应症分布广泛,随着技术成熟及生产难点突破,将为许多疾病带来新的治疗选择。

治疗方式多样化。临床应用最为广泛的细胞治疗方式为CAR-T。TCR-T、CAR-NK及TIL等免疫细胞疗法新生力量将发挥潜在优势,一定程度上增加患者治疗选择的多样性。

细胞治疗CDMO快速发展。CDMO企业多样化的服务内容和积累的细胞治疗基础研究与开发改造经验,为细胞治疗企业提供包括细胞与载体选择与优化服务、细胞系与载体构建和病毒包装服务、质量检测服务、临床阶段小规模生产服务以及后期商业化生产服务,节省研发成本和时间,提高成功率。相关研发生产平台齐全,可提供多样化的选择,并减少药企试错成本,专业的QA/QC人员和全过程的严格监管,可确保满足载体生产符合国家GMP质量标准。一些细胞治疗CDMO公司还可提供一站式新药临床试验申请(IND)和新药上市申请(NDA)等法规相关服务,进一步帮助药企加快研发进度。

支付模式多元化。细胞治疗价格高昂,细胞治疗企业积极与各国政府及医保体系进行基于价值的多元化支付模式探索,未来多元化的创新支付模式将惠及更多患者。

研发成本降低。载体、基因工程技术优化及规模化生产、CAR-T等相关技术的逐渐成熟将带来成本下降,细胞治疗将扩展应用到更多患者治疗中。

干细胞企业不断涌现。中国干细胞行业竞争格局分为三个梯队。第一梯队,海外头部企业。海外市场起步较早,目前已有相关上市产品并实现商业化。全球获批上市的干细胞治疗产品细胞来源分类,造血干细胞47.6%,间充质干细胞47.6%,角膜缘干细胞4.8%。第二梯队,本土头部企业。中国市场起步较晚,目前暂未拥有上市产品,目前干细胞治疗药物领域已有相关上市企业和专注于细胞治疗领域的优质企业,将凭借行业先发、技术积累等优势成为竞争格局中的第二梯队。第三梯队,本土新兴企业。中国本土企业目前多集中于第三梯队,因蓝海市场带来的未来高速成长性,这一细分内竞争较激烈,优质的商业策略、先进技术水平、丰富的管线布局等差异化战略利于企业赢得行业发展红利。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