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 诚信为基

创新成长 共享为赢

你当前的位置:源起动态 > 产业新闻

2023年10月中国医疗健康产业投融资动态

2023-11-30 13:55:52

医药健康产业分类及概念

 

参考动脉网分类标准,将医疗健康产业分为生物医药、医疗器械、医疗服务、数字健康和医药流通五大领域。五大领域中,生物医药包括生物制药、化学制药、中药、医药研发制造外包服务等;医疗器械包括体外诊断、医用耗材、医疗设备、其他诊断/治疗设备等;医疗服务包括综合性医院、专科医院与民营医院、第三方医疗服务机构;数字健康包括医疗信息化、互联网+医疗健康和新型数字疗法;医药流通包括零售药店、药械物流、医药批发。

 

图|医疗健康产业分类

 

医药健康领域投融资整体分析

 

一、融资事件和金额

 

2023年10月,中国医疗健康领域共发生57起投融资事件,8起未透露融资金额,共融资40.6672亿元,平均单笔融资金额0.8299亿元。

 

二、融资轮次

 

2023年10月,医疗健康领域投融资事件以PreA轮,天使轮和A轮为主,按事件数排序为:PreA轮,天使轮,A轮,B轮,战略融资,B+轮,种子轮,C轮,A+轮,D轮,PreB轮,早期项目(种子轮、天使轮、Pre-A轮、A轮、A+轮)占比相对较高,为57.69%。

 

三、细分行业

 

从细分行业看,2023年10月医疗健康投融资事件多集中在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领域。按事件数排序为:生物医药,医疗器械,数字健康,医药服务,医药流通,分别为29起,23起,3起,1起,1起。

 

四、区域分布

 

从区域分布看,2023年10月医疗健康领域投融资事件发生地前六名依次是:上海,杭州,北京,苏州,广州,深圳,重点区域在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地区。

 

五、事件Top7

 

2023年10月医疗健康领域投融资事件中,新元素医药单笔融资金额最高,为6亿元,融资金额TOP7企业中,生物医药、医疗器械和医药流通企业均有涉及,数量分别为4/2/1。

 

新元素医药2012年成立于苏州,致力于代谢和抗炎领域疾病的小分子创新药物研发。治疗痛风的创新药ABP-671已进入全球临床,并于2023年10月完成首例患者入组。治疗急性痛风等多项适应症的创新药ABP-745即将开始中美Ⅰ期临床。其他管线产品处于临床前阶段。

 

全球范围内痛风患者超过5500万,高尿酸血症患者高于2亿人,市场已有痛风药物存在对心脏、肾脏或肝脏等的致命毒性,无法长期使用,存在巨大的未满足的临床需求。中国及英美指南均认可血清尿酸(sUA)水平低于6mg/dL(360μmol/L)可以抑制新痛风石的形成,促进现有痛风石的溶解。将sUA水平降低到5 mg/dL(300μmol/L)以下,可以进一步加速痛风石的溶解,减少尿酸结晶沉积大小和数量,以及降低急性痛风发作。

 

ABP-671是一种尿酸转运蛋白1(URAT1)抑制剂,URAT1参与肾脏对尿酸的重吸收。ABP-671可减少尿酸重吸收,增加尿酸在尿液中的排泄,从而降低sUA水平。长期治疗可以减少痛风石数量和大小,预防痛风发作,降低并发症如糖尿病、心脏病和肾病的可能性。ABP-671在美国及澳洲的Ⅰ期和Ⅱ期临床试验中表现出良好的药效、安全性和耐受性。

 

2mg每天单次给药,药效可能相当于或优于苯溴马隆和非布司他最高剂量80mg的药效。6mg和8mg两个剂量组,100%受试者sUA水平达到<6mg/dL的临床主要治疗终点,100%受试者sUA水平达到<5mg/dL(300μmol/L),以及分别有57%及87.5%以上受试者sUA水平达到<4mg/dL(240μmol/L),部分受试者sUA水平<3mg/dL(180μmol/L)。安全性方面ABP-671表现十分优异,不良反应(AE)均为一级或二级,大部分AE为一级,且发生率与安慰剂组相当,未出现重度不良反应。已完成的评价药物吸收、代谢和排泄的质量平衡临床试验证实,ABP-671超过90%以原药形式排出体外,在人体中不产生任何类似于苯溴马隆导致肝毒性的代谢产物。ABP-671发明专利已获得全球近70多个国家或地区的授权。

 

ABP-745在动物急性痛风模型中表现出明显的药效学活性,可显著改善大鼠步态,降低踝关节肿胀率和滑膜组织的炎症因子水平。临床前数据显示,与目前市场上的治疗药物相比,ABP-745表现出较高的安全性和耐受性优势。

 

公司核心团队人员主要为来自美国和国内的资深研究人员,具有广泛且丰富的创新药物研发经验。

 

六、月度关键词:脑机接口

 

2023年10月,医疗健康领域投融资月度关键词为脑机接口。

 

脑机接口是在脑与智能机器之间建立信息交流的直接通道,既可以解读脑部信号、控制外部设备,也可以将信息编码输入大脑,实现替代、修复、增强或改善脑功能的作用,以实现大脑与智能机器的双向交互、协同工作及功能融合。脑机接口的原理基础是脑电活动,通过采集不同脑功能区位置与不同深度的电信号来实现功能应用,根据信号采集过程对大脑的侵入程度,分为侵入式、非侵入式和半侵入式。侵入式技术壁垒较高,非侵入式技术难度较低。国内布局非侵入式技术企业占比大。

 

脑机接口系统主要由脑信号采集、脑信号处理与解码、控制接口、机器人等外设和神经反馈构成。脑机接口技术主要涉及硬件和软件,硬件主要包括脑电采集设备和外控设备,软件包括生物信号分析、核心算法、通信计算和安全隐私。

 

医疗健康领域是目前脑机接口最大的市场应用领域,也是增长最快的领域。主要围绕在短期内的“监测、改善/恢复、替代、增强”四个阶段,在神经精神系统疾病的诊断、筛查监护、治疗与康复领域拥有广泛应用。

 

1.柔灵科技

 

柔灵科技2020年3月成立于杭州,专注非侵入式脑机接口技术,主要应用场景在睡眠监测领域,精准监测用户睡眠周期和睡眠结构。依托脑电+肌电和材料+模块技术,布局三大产品线,医疗级柔性脑电睡眠贴片系列产品,侵入式柔性脑机接口产品和肌电产品,应用于脑机接口+肌电+元宇宙三大场景。

 

基于柔性脑电睡眠贴片的第一代脑电睡眠监测仪产品已经获批上市。第二代多模态类多导睡眠图PSG产品也正在注册中。在实现精准睡眠监测的基础上,进一步基于声音靶向刺激实现对睡眠的精准干预,目前正在开展临床,并拓展脑电睡眠贴片的医疗应用场景,如睡眠与疾病共病的诸如认知、情绪、疼痛等的量化监测识别等。中华医学会心身医学分会发布的“失眠数字疗法中国专家共识”里,将基于脑机接口技术开发的脑电贴片类产品和声音靶向闭环物理治疗技术纳入了共识。

 

单通道小型化脑电监测设备Airdream重量4g,形似一枚硬币。除通过脑电信号监测睡眠质量外,搭载了家用睡眠脑电管理系统,通过噪声刺激的方式实现闭环睡眠干预,通过增强慢波睡眠SWS的闭环系统,以周期性的声音刺激干预大脑睡眠状态。为了实现睡眠过程中脑电信号采集的质量完好,Airdream大量选用了柔性导电介质。应用创新技术,使纳米金属粒子能够均匀地铺设到柔性基材上,同时实现较好的柔性和导电性。

 

在算法上尝试多种方式,以提高单通道脑电信号采集的质量。通过类脑算法,进行睡眠周期分析、特征波提取,尝试时频谱分析等方法,实时准确地采集睡眠特征波。

 

独有的材料、芯片、系统架构、解码算法以及医疗能力,助力侵入式产品和肌电产品的突破。侵入式柔性脑机接口产品,正在与多家国内顶尖医院开展合作,重点推进ALS病人书写、视觉植入等场景应用。结合适应性的解码器设计与神经学习的类脑智能技术将产生下一代脑机接口系统,具备高性能、高鲁棒性,并更具普遍性。

 

肌电产品现阶段可实现53种静态手势、20种动态手势的交互识别,同时具备低延时、高鲁棒性、高准确度。通过8通道的神经肌电手环,可以进行隔空手写,通过自然语言模型进行约束,解码效果可以达到正常手写速度,且写英文单词、数字、标点符号可具有98%以上的正确率。面向未来元宇宙打造全新交互方式的同时,也在进行商业化落地的尝试,已经与某国内汽车大厂合作,进行基于肌电的人机交互解决方案的验证。

 

在中国杭州和深圳,美国亚特兰大设有办公室,截至2022年有218个专利文件和接近60项发明专利。脑机技术+AI+神经科学复合型团队集结了全球来自麻省理工学院、纽约大学、卡内基梅隆、加州伯克利分校等高校的顶尖材料科学家、脑机接口工程师、神经学家、人机交互工程师,顾问则来自于哈佛、斯坦福两院院士。

 

创始人兼CEO孙瑜博士毕业于美国俄亥俄州阿克隆大学高分子系,首席科学家刘冰为杜克大学副研究员、中科院神经生物学博士,CTO万力为深圳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学博士后研究员、复旦大学神经生物学博士。参选并获得了中国标准化协会脑机接口与类脑智能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单位,孙瑜博士被聘为副主任委员,刘冰博士被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ISO/IEC信息技术联合委员会脑机接口中国专家委员会聘任为ISO/IEC JTC1脑机接口中国专家委员会委员。

 

2.和泽科技

 

和泽科技2023年成立于北京,专注于研发柔性脑机接口设备。

 

首席科学家戴小川和CTO高腾深耕柔性神经电极领域多年,是神经元拟态电极的开拓者,为脑机接口关键底层技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两人来自领域内世界顶尖实验室,师从全球纳米材料和生物电子领域奠基人、四院院士、哈佛大学Charles M. Lieber教授,并分别在清华大学和中国科学院建立独立实验室,专注于脑机接口技术在脑科学研究和临床应用方面的持续研发与转化。创始团队核心成员毕业于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哥伦比亚大学等世界顶尖高校。

 

免责声明:本公众号发布内容部分信息来源网络,本平台不对文章信息或资料真实性、有效性、准确性及完整性承担责任。文章仅供阅读参考,不作任何投资建议,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