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 诚信为基

创新成长 共享为赢

你当前的位置:源起动态 > 产业新闻

2022年9月中国医疗健康产业投融资动态

2022-10-21 09:26:16
 

医药健康产业分类及概念

参考动脉网分类标准,将医疗健康产业分为生物医药、医疗器械、医疗服务、数字健康和医药流通五大领域。五大领域中,生物医药包括生物制药、化学制药、中药、医药研发制造外包服务等;医疗器械包括体外诊断、医用耗材、医疗设备、其他诊断/治疗设备等;医疗服务包括综合性医院、专科医院与民营医院、第三方医疗服务机构;数字健康包括医疗信息化、互联网+医疗健康和新型数字疗法;医药流通包括零售药店、药械物流、医药批发。

 

医疗健康产业分类

医药健康领域投融资分析

1. 融资事件和金额:2022年9月,中国医疗健康领域共发生74起投融资事件,13起未透露融资金额,共融资40.5496亿元,平均单笔融资金额0.6647亿元。

2. 融资轮次:2022年9月,医疗健康领域投融资事件以A轮为主,按事件数排序为:A轮,天使轮,Pre-A轮,B轮,战略融资,A+轮,Pre-B轮,D轮,种子轮,B+轮,C轮,Pre-IPO轮,早期项目(种子轮、天使轮、Pre-A轮、A轮、A+轮)占比较高,为68.57%。

 

3. 细分行业:从细分行业看,2022年9月医疗健康投融资事件多集中在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领域。按事件数排序为:生物医药,医疗器械,数字健康。

4. 区域分布:从区域分布看,2022年9月医疗健康领域投融资事件多发生在上海和北京,前五名依次是:上海,北京,苏州,杭州,深圳,重点区域在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地区。

 

5. 2022年9月医疗健康领域投融资事件中,金额多集中在亿元人民币级别,Top4中,以云舟生物单笔融资金额最高,Top4中均为生物医药企业

 

云舟生物2014年创立于广州,是为整个生命科学和基因医药领域提供基因治疗载体全方位服务的CRO/CDMO企业,可提供从基础科研到临床应用基因递送的全链条解决方案。业务覆盖几乎所有科研和临床上用到的基因递送体系,包括十几种病毒递送体系,也包括mRNA+LNP化学递送体系。所提供的基因药物研发管线全阶段所需技术服务,包括基因递送方案设计研发与优化、载体设计定制、载体制备生产,以及质量控制方法开发转移等。

开创了定制化基因载体的商品化时代。全球细胞与基因治疗快速发展,将成为继小分子靶向药、大分子生物药以后的第三大生物医药支柱产业。基因药物研制的关键部件因载体在临床应用上存在递送效率低、靶向性差、载体容量有限等瓶颈问题。针对全球数十万个生命科学实验室面临的载体构建效率低、耗时长、成本高等难题,云舟生物全球首创的线上载体智能设计平台"载体家"(VectorBuilder),结合线下的高通量智慧生产管理平台,能够支持客户线上自行设计载体、进行交易并完成生产和交付基因载体,使高度个性化的载体,实现了规模化、标准化的工业生产,极大提高了效率和节约了成本,服务数千家顶尖生物制药公司及科研院所。

拥有海量载体元件库,包括700多个病毒和非病毒载体骨架,还有超过40万个现成载体元件库。客户的不同个性化载体设计需求中,有超过80%的载体可通过这些已有骨架和元件进行快速组装生产,从而大大地降低了生产成本,缩短了生产周期。实验室可以节省制作载体的时间,从而让整个研发过程加快20%。

创始人蓝田博士基因领域拥有超过30年的从业经验,是哈佛大学学士,麻省理工学院博士,学术经历包括美国芝加哥大学人类遗传系讲席终身教授和霍华德休斯医学院研究员,并参与创办了多家科研机构和生物科技企业,曾获多个国际国内荣誉称号。

在全球设有10余家分公司和办事处,90%业务来自海外,覆盖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定制化基因递送服务在全球科研市场占比超过80%,是基因递送行业全球领跑者。过去5年业绩复合增长率达到85%,客户覆盖全球4000多个大科研院校和药厂,已累计提供超过120万个基因递送解决方案,每年超过30万个项目投入生产。

2022年4月,在广州开发区启动了45,000㎡基因递送研发生产基地的建设,基地将搭建基因治疗载体研发生产综合平台和基因治疗产品GMP生产平台,分两期建设。

6. 月度关键词:干细胞疗法

2022年9月,医疗健康领域投融资月度关键词为干细胞疗法。

干细胞疗法是把干细胞培养扩增后回输至患者体内,从而修复组织或进行免疫调节以重建微环境。干细胞是一种能自我复制、高度增殖的细胞,是形成人体内各组织器官的原始细胞,在一定条件下可分化成多种功能细胞,可根据其发育阶段与分化潜能进行分类。

疾病的治疗方式从药物治疗逐步转变为细胞治疗,主要因其具有独特作用机制、靶向性更强以及能为患者带来个性化治疗,目前干细胞适应症已覆盖多类疑难杂症。干细胞治疗领域将不断扩大,肿瘤、心血管类疾病患者基数庞大,国内市场存在大量未满足的患者需求,受政策支持、研发投入等因素影响,创新技术将不断涌现,未来将覆盖更多病种,并能够延伸到消费医疗领域。

干细胞行业全产业链主要由上游的采集与存储、中游的药物研发以及下游的治疗与应用构成,目前上游发展最为成熟,未来将向中下游不断延伸拓展,沟通协作更为紧密。

现有的干细胞获批上市产品主要以间充质干细胞为主,随着技术驱动和未满足需求影响,未来应用趋势将向抗衰、肿瘤治疗、牙周病治疗、器官修复、脱发治疗等方向拓展与延伸。中国大陆干细胞试验注册数量居全球第二,因产品研发具有备案周期长、严格质量控制等风险,目前中国已获IND审批的干细胞药物中,间充质干细胞应用最为广泛,展现较大产品转化潜力。

1.中盛溯源

中盛溯源2016年成立于合肥,定位于诱导性多能干细胞iPSC来源细胞治疗产品的研发生产和临床转化,已系统性建立了围绕iPSC技术应用的专利组合,覆盖了iPSC重编程、多种功能细胞的定向诱导分化、生产工艺和关键原料等领域,是国内领先的iPSC技术相关产品细胞供应商。

iPSC为细胞治疗和再生医学领域提供了新的可能性和颠覆性解决方案,具有极大临床价值。自从iPSC首次被发现并于2012年获得诺贝尔奖,iPSC技术已经出现了众多突破。创始人俞君英博士和张颖博士是全球第一批从事iPSC研究的科学家,具备深厚的经验和洞察,在iPSC领域上有多年积累和贡献。

近日,CDE审批通过了公司首个iPSC来源间充质样细胞(iMSC)治疗产品“NCR100注射液”的临床试验申请,该产品是我国首个获批进入临床试验的iPSC来源iMSC治疗产品。

公司建设有国际领先水平的iPSC来源细胞产品研发及生产设施,拥有国内首屈一指的iPSC来源细胞治疗产品工业化开发能力,以及国内最大的中国人群iPSC超级供体库。

2.觅投克生物

觅投克生物2022年成立于上海,主要研发宠物猫犬的老年病治疗药物,包括针对肌肉萎缩、炎症性肠炎、骨关节炎等适应症的间充质干细胞药物。

在宠物医疗方向,5年后宠物的老龄化,将带来对抗宠物衰老相关疾病的显著需求,而包括干细胞治疗在内的再生医学疗法,是满足这一需求的重要手段,是蓝海领域。

在动物医学领域,已有国外公司开展间充质干细胞药物开发和临床试验,主要治疗狗、猫、马的骨关节炎、软骨或韧带损伤等。欧盟已经批准了勃林格殷格翰公司两款针对马软骨损伤和肌腱韧带损伤的间充质干细胞药物上市。目前国内尚未有针对宠物疾病的干细胞药物申报。

创始人兼CEO任宇博士毕业于中科院动物所发育生物学专业,创始团队成员来自中科院、清华大学、中国农业大学,有海外研究工作、干细胞制药从业经验,目前公司主要以研发成员为主。已完成了实验室建设、研发团队初步组建,确立了细胞培养的基本工艺和质量控制体系,并针对犬类肌肉萎缩、炎症性肠炎进行了药效测试,取得阶段性结果。

间充质干细胞成药性取决于细胞培养工艺。只有在合适条件下才能维持很好的活性,并对某种疾病产生良好治疗效果。觅投克采用了与人用干细胞药物相近的高标准,对细胞药物药效进行严格测试和优化改进。基于觅投克的犬MSC无血清培养体系,所得到的MSC能够实现高效持久扩增,P1至P3代可扩增千倍。P3代冻存复苏后的MSC保持高效增殖能力,可继续培养7代以上。

3.士泽生物

士泽生物2021年创立于苏州,致力于为以帕金森病为代表的尚无实质临床解决方案的重大疾病提供规模化、低成本干细胞治疗方案。

已完成iPS细胞株重编程、iPSC基因编辑平台和iPSC向不同亚型细胞类型诱导分化等关键技术平台的建设,建立完成细胞药物安全性和有效性评价的动物模型。iPS衍生细胞创新药管线处于临床前研究阶段,针对帕金森病、脑外伤、肿瘤、视网膜病变等,核心管线预计2023-2024年进入临床阶段。

核心团队来自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哈佛大学、加州大学等海内外顶级高校或研究机构,平均从业十年,干细胞治疗领域具有独特而扎实的最前沿技术创新和应用转化经验。

免责声明:本公众号发布内容部分信息来源网络,本平台不对文章信息或资料真实性、有效性、准确性及完整性承担责任。文章仅供阅读参考,不作任何投资建议,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