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 诚信为基

创新成长 共享为赢

你当前的位置:源起动态 > 产业新闻

医疗健康眼科行业呈现需求蓝海,一超多强市场格局形成

2022-06-23 17:14:19

“眼健康”已逐渐成为“健康中国”主要关注的部分,在医疗改革的推动下,中国眼科市场正呈现出“小领域,大发展”的发展趋势。

作为一个难得的具有高成长性、高壁垒的双高行业,眼科行业一直被资本市场称之为医疗领域的“黄金赛道”。2022 年,《十四五眼健康规划》正式发布,眼科行业被再次引发资本界高度关注。

此外,眼科作为一个非致命疾病领域,子领域多且分散,如何抓住眼科行业的重点,摸清眼科行业未来发展的逻辑至关重要。核心观点如下:

1、国家相关政策、眼科潜在患者市场及技术创新有望推动该行业进一步发展,眼科赛道疾病种类广泛、患者基数庞大、治疗渗透率低,伴随着消费者健康意识的提高,呈现出巨大的需求蓝海。

2、国内眼科市场则呈现出”三位一体“的格局,2021 年市场规模达到 2100 亿元,其中药械增速亮眼,且投融资热度高,拥有极大的市场潜力。在三大细分领域中,眼科器械赛道需求大增速快,国产替代进程正在加速;眼科药物未来 10 年拥有 5 倍增长空间,潜力巨大。

3、2022 年,就适应症角度而言,近视防控、干眼症、视网膜疾病为目前最为热点的创新方向;而就产品类型而言,用于提高诊断率、优化治疗效果的高端医疗设备成为了新一轮创新热点。

千亿眼科市场概况分析

眼科即“眼病专科”,是研究发生在视觉系统,包括眼球及其关联组织有关疾病的学科。自 1851 年德国的 Helmholtz 发明检眼镜以来,眼部组织和血管系统开始清晰地呈现在医生面前,彻底改变了传统医学,眼科也开始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眼科疾病种类广泛,屈光不正与白内障患病率最高:眼睛是人体重要的感觉器官之一,眼科疾病种类繁杂且广泛。致盲类疾病包括白内障、青光眼及眼底相关疾病,与人类健康和生活质量密切相关。

第一,眼科赛道患者基数庞大,呈现需求蓝海:据 Frost & Sullivan 统计,2019 年我国十大常见眼疾包括屈光不正(包括近视、远视、老花眼及散光)、结膜炎、干眼症、白内障、睑缘炎、视网膜疾病、斜视、弱视、青光眼及葡萄膜炎。眼科各适应症发展情况不一,其中屈光不正、干眼症的患者基数最大。以屈光不正举例,我国近视人口数量居世界首位,达到了 6.3 亿,而干眼症的患者数量也达到了 3.6 亿。

除此之外,视网膜疾病的市场规模也在高速增长,其中眼部黄斑变性是全球三大致盲病种之一,也是一类危害大且容易被忽视的中老年眼底病,我国 60 岁以上人群中眼部黄斑变性的发病率约为 10.6%,按此推算,我国已有将近 3000 万的眼部黄斑变性患者人群。随着国民健康意识的提升,除“看得见”外,“看得清、看得舒服”也成为强烈刚需,带来巨大的需求蓝海。

 

图 | 眼科疾病患者流(来源:蛋壳研究院)

第二,眼科疾病治疗渗透率较低,未来市场空间广阔:一直以来,由于眼科专病高度细分、专业性较强,消费者对眼科疾病的认知与重视程度有限,导致我国眼科诊断率及治疗率一直处于较低水平,国内眼科药品及器械的发展也处于非常早期的阶段,仍以进口为主导。

我国患者数量明显多于美国,据弗若斯特沙利文 2019 年对主要眼科疾病的中、美两国人数进行统计发现,国内干眼症和葡萄膜炎的患病人数为美国的 10 多倍,过敏性结膜炎患者人数高出美国 2 亿多人、白内障患病和近视人数均较美国高出 1 亿多人。

而与美国相比,我国虽然拥有更广阔的患者基数,但眼科器械及药物的市场规模仅有其八分之一到五分之一。整体来说,我国眼科市场诊断及治疗渗透率极低,未来还有很大的增长潜力。

 

图 | 2019 年主要眼科疾病诊断率中美对比(来源:灼识咨询)

第三,眼科赛道市场规模2100亿,资本蜂拥药械领域:自 2014 年以来,国内眼科市场保持双位数高速增长态势,到 2021 年,眼科市场整体规模已达 2100 亿元。与此相关的,我国眼科企业数量也在迅速增长,从 2011 年到 2020 年的10 年间,我国眼科企业注册量从 1066 家迅速增长至 10300 余家,增长达数十倍。

就细分领域市场规模而言,眼科服务市场占比最大,达到 72%左右,器械次之,占比达 17%左右。而眼科药物起步较晚,目前市场规模占比最小,但其发展最为迅速,增速达到 15%左右,位于各细分领域首位。

 

图 | 国内眼科市场规模(来源:Frost&Sullivan)

从投融资角度而言,眼科药械领域热度攀升。2021 年以来,眼科领域融资事件及融资金额

迅速攀升,其中 9。

“器械+服务+药物”细分赛道剖析

一、器械:产品类型多样,高值耗材国产替代加速

眼科器械包括眼外科及视力保健两大板块:根据全球领先的视力保健公司爱尔康披露的信息,全球眼科器械市类指的是隐形眼镜、各类滴眼液及护理液等产品。

全球眼科器械市场高度集中,眼科巨头竞争优势明显:纵观全球眼科器械市场竞争格局,依视路、爱尔康、强生、博士伦等巨头竞争优势明显,产品线布局完善,占据了绝大部分市场份额。据 EvaluateMedTech 统计,到 2024 年,排名前 10 位的公司将占据整体市场份额的 96.1%

图 | 全球眼科器械市场竞争格局(数据来源:EvaluateMedTech,制作:源起基金)

国产厂商加速突破,进口替代可期:国产厂商在高值耗材领域虽起步较晚,但近几年涌现一批走在创新前沿的眼科公司,在高技术壁垒产品上持续突破,拉近与进口厂商的距离。

如 2005 年,欧普康视推出中国首个角膜塑形镜,打破了进口垄断的格局;2014 年,爱博诺德推出国内首款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有高端屈光功能的可折叠人工晶状体,目前正在开展多焦点人工晶状体的临床试验。近几年,以欧普康视、爱博诺德、昊海生科、视微影像为代表的国内企业持续创新,为国产替代打开突破口。

二、药物:给药方式及治疗方法的不断创新带来新机遇

眼科药物疾病图谱:干眼症及视网膜疾病是眼科用药主战场,近视防控有望成为黑马。

一方面,眼科药物广泛应用于近视、干眼症、青光眼、视网膜疾病等领域;另一方面,干眼症、视网膜疾病、葡萄膜炎主要依靠药物治疗。因此,在未来,干眼症及视网膜疾病仍会是眼科用药的主要疾病领域,而近视领域因发病人群广泛、参与玩家较少,有望成为眼科用药领域的黑马。

眼科药物市场规模:国内发展起步较晚,基础薄弱,但发展更为迅速。眼科药物全球市场规模超 360 亿美元,复合增速 5.4%:根据 Frost&Sullivan 的统计,2021 年,全球眼科药物市场规模达 361 亿美元,近五年复合增速在 5.4%左右,与眼科器械市场类似,市场发展趋于稳定。

 

图 | 全球眼科药物市场规模(数据来源:EvaluateMedTech,制作:源起基金)

未来 10 年眼科药物国内市场五倍增长空间,潜力巨大:国内眼科药物市场起步较晚,市场规模相对全球仍存在一定差距。

根据 Frost & Sullivan 数据,自 2015 年以来,我国眼科药物市场规模呈现稳定增长态势,到 2021 年,整体市场规模趋近 260 亿元,复合增速在 8%左右。随着眼科患病人群规模持续扩大、眼科药物渗透率持续提升,到 2030 年,整体市场规模将超千亿元,潜力巨大。

三、服务民营眼科成为未来增长点,龙头效应明显

眼科服务国内发展现状:白内障与屈光手术为眼科服务市场两大支柱。

我国眼科医疗市场主要由屈光近视手术、眼病诊疗及医学验光三大细分市场构成。其中屈光近视手术主要包括准分子激光手术、飞秒激光、全飞秒激光及 ICL 手术;眼病诊疗包括了白内障、青光眼、角膜病、斜视、眼底病、玻璃体切除等手术;医学验光则是视光医学的重要内容,相对普通验光而言,对于综合验光仪的设备要求更高,对验光师的要求也更为严格。

民营医院与公立医院形成眼科服务市场两大阵营:从全国范围内来看,我国眼科医疗机构分布较为分散,但在以城市为单位的区域市场上,绝大多数市场集中度高于 70%,呈现出全国分散、地区集中的态势。

国内眼科服务市场规模已突破 1500 亿元,未来将持续双位数增长:根据Frost&Sullivan 数据,2021 年,我国眼科服务市场规模已达到 1595 亿元,相较于 2020年增长 13%左右,在未来五年,随着患病人群的增加、居民健康意识的不断提升,我们预测眼科服务市场的增长态势将继续保持。

 

图 | 国内眼科服务市场规模(制作:源起基金)

自 2009 年上市以来,爱尔眼科市值一路上涨。到 2020 年,爱尔眼科在民营眼科服务市场的占比已达到 23.9%,成为眼科服务赛道的绝对龙头。

自 2020 年下半年以来,包括华厦眼科、普瑞眼科、何氏眼科在内的多家眼科公司纷纷递交招股书,争相开启上市进程。伴随着这些强有力竞争者的入局,眼科服务赛道目前呈现出“一超多强”的市场竞争格局。

眼科行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一、政策扶持、潜在患者规模巨大、技术革新

自 2016 年国家卫健委发布《“十三五”全国眼健康规划(2016-2020)》以来,眼健康就被提上了国家战略高度。在此之后,一系列利好政策发布并实施,提升了国民对于眼健康的重视程度,同时推动了眼科行业资源的合理分配。

2022 年 1 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了《“十四五”全国眼健康规划(2021-2025 年)》,标志着我国眼健康工作进入了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

眼底病首次被提上国家战略,青少年近视防控被再次提上热点。除眼健康相关政策外,国家层面也在逐步细化医保政策、提高医保覆盖面,以提高眼科手术及药物的可及性。

 

图 | 国内部分重点政策(制作:源起基金)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经济快速发展,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的普及,年龄相关性眼病、代谢相关性眼病、以及高度近视引发的眼底病变凸显。

另外,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善,居民健康意识的逐渐增强,医疗保健支出占比的逐渐提升,消费属性较强的眼科领域则会成为该趋势的主要受益者。

除此之外,在服务领域,手术方式的创新和升级也大大提升了治疗效果。总的来说,技术革新带来的不仅是产品的升级,更是消费者支付意愿的提高,产品量价同时提升,得以推动市场更好更快地发展。

二、基础薄弱、技术差距、国产化率低

对于高端眼科器械、设备及创新眼科药物而言,技术门槛较高,而我国厂商相对来说布局较晚,研发、临床及销售端人才都非常匮乏,目前在产品技术积累上仍与国外存在较大的差距。

特别是在眼科药物领域,目前国内眼科药企的主流管线仍以仿制药、改良型新药为主,自主研发相对较少,同质化非常严重,导致国内外药物的差距没有明显改善。

纵观眼科医疗设备的一线品牌,大多是德国、日本、美国的老牌高端制造业巨头,如蔡司、爱尔康、拓普康等,目前外资品牌占比也达到了 95%左右。近几年来国内企业虽纷纷布局眼科市场,但由于起步较晚,还需要一定的时间积累才能。

目前,我国眼科疾病患病人群虽远高于美国,但目前患者治疗意识相对薄弱,相比于美国而言,在各大主流眼科疾病上的诊断率相差很大。较低的诊断率带来了较低的产品渗透率,同时,相当一部分产品的可及性也存在问题。

如何让国内患者触及到国外的先进疗法,也是推动市场发展的关键因素。除此之外,资本市场对眼科市场的关注虽在近几年逐渐提高,但认知仍较为缺乏,特别是对于前沿产品带来的隐性市场空间认知有限。

另外,针对更为前沿的细胞治疗、基因治疗等领域,因国内缺乏相关的产品,导致市场上的监管、审批等法律法规并不明晰,给走在前端的企业带来了一定困难。

免责声明:本公众号发布内容部分信息来源网络,本平台不对文章信息或资料真实性、有效性、准确性及完整性承担责任。文章仅供阅读参考,不作任何投资建议,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