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 诚信为基

创新成长 共享为赢

你当前的位置:源起动态 > 产业新闻

2022年4月中国医疗健康产业投融资动态概览

2022-06-02 17:12:19

01医药健康产业分类及概念

参考动脉网分类标准,将医疗健康产业分为生物医药、医疗器械、医疗服务、数字健康和医药流通五大领域。

五大领域中,生物医药包括生物制药、化学制药、中药、医药研发制造外包服务等;医疗器械包括体外诊断、医用耗材、医疗设备、其他诊断/治疗设备等;医疗服务包括综合性医院、专科医院与民营医院、第三方医疗服务机构;数字健康包括医疗信息化、互联网+医疗健康和新型数字疗法;医药流通包括零售药店、药械物流、医药批发。

图表1 医疗健康产业分类

生物医药:综合利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药学等科学研究成果,用于疾病预防、诊断和治疗的物质。应用普通的或以基因工程、细胞工程、蛋白质工程、发酵工程和酶工程等生物技术获得的微生物、细胞及各种动物和人源的组织和液体等生物材料制备的,用于疾病预防、诊断和治疗的药品。

化学制药:从天然矿物、动植物中提取的有效成分,经过化学合成制得的药物,是缓解、预防和诊断疾病,以及具有调节机体功能的化合物的统称。

中药:以中医传统医药理论指导采集、炮制、制剂而成,用于预防、诊断、治疗疾病并具有康复与保健作用的物质。

医药研发制造外包服务:承担医药/医疗器械企业合同范围内的研发、生产或销售业务部分的第三方机构。

医疗器械:是指直接或者间接用于人体的仪器、设备、器具、体外诊断试剂及校准物、材料以及其他类似或者相关的物品,其效用主要通过物理等方式获得,用于疾病的诊断、预防、监护、治疗或缓解。

体外诊断:是指在人体之外,通过对人体样本(各种体液、细胞、组织样本等)进行检测而获取临床诊断信息,进而判断疾病或机体功能的产品和服务。

医疗设备:是指单独或者组合使用于人体的仪器、设备、器具或者其他物品,也包括所需要的软件。

医用耗材:高值医用耗材,一般指对安全至关重要、生产使用必须严格控制、限于某些专科使用且价格相对较高的消耗性医疗器械。低值医用耗材是指医院在开展医疗服务过程中经常使用的一次性卫生材料。

医疗服务:医疗机构利用其人员、设备等医疗资源和条件,对患者提供诊断、治疗、防疫、接生、计划生育方面的服务。

综合性医院:旨在处理各种疾病和损伤的医院是综合性医院,通常包括急诊部、门诊部和住院部。

专科医院:治疗特定疾病或伤害的医院是专科医院,可分为儿科医院、妇科医院、皮肤科医院、精神病院、肿瘤医院、传染病医院等。

民营医院:指非政府公办的,具有私人性质的医院。大部分由社会出资以营利性机构为主,也有少数为非营利机构,享受政府补助。

第三方医疗服务机构:又称“独立医疗服务机构”,是指在传统的医院体系外设立、专注于提供某项诊断、检验或专科医疗服务的机构。

数字健康:开发并利用数字技术普及健康知识及进行相关实践的领域,涵盖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数字技术在健康管理方面的应用。

医疗信息化:将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运用于医药研发、医疗服务等过程,以提高研发效率、服务水平,并能满足授权用户的功能需求。

互联网+医疗健康:应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拓展医疗服务空间和内容,构建覆盖诊前、诊中、诊后的线上线下一体化医疗服务模式。

新型数字疗法:数字疗法的核心是基于软件、以循证医学为基础的干预方案,用以治疗、管理或预防疾病。

医药流通:药品市场的流通渠道,是由生产商通过批发商销售给零售商(包括医院药房)。

零售药店:是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规定,领取药品经营许可证的药品零售企业。

药械物流:依托一定的物流设备、技术和物流管理信息系统,有效整合营销渠道上下游资源,通过优化药品器械供销配运环节,减少物流成本,提高服务水平和资金使用效益,实现的自动化、信息化和效益化。

医药批发:是指将购进的药品销售给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和医疗机构。

02 医药健康领域投融资整体分析

1、融资事件和金额

2022年4月,中国医疗健康领域共发生72起投融资事件,7起未透露融资金额,共融资59.708亿元,平均单笔融资金额0.9186亿元。

2、融资轮次

2022年4月,医疗健康领域投融资事件以A轮为主,按事件数排序为:A轮,PreA轮,天使轮,B轮,B+轮,战略融资,A+轮,C轮,种子轮,早期项目(种子轮、天使轮、Pre-A轮、A轮、A+轮)占比较高,为65.71%。

图表2 医疗健康产业领域融资轮次分布

3、细分行业

从细分行业看,2022年4月医疗健康投融资事件多集中在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领域。按事件数排序为:生物医药,医疗器械,医药服务,数字健康。

图表3 医疗健康产业领域融资行业分布

4、区域分布

从区域分布看,2022年4月医疗健康领域投融资事件多发生在苏州,前五名依次是:苏州,深圳,杭州,北京,上海,重点区域在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地区。

5、事件Top10

2022年4月医疗健康领域投融资事件Top10中,以剂泰医药单笔融资金额最高,Top10中多为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领域企业。

杭州剂泰医药成立于2020年,是全球首家以人工智能驱动药物递送以及制剂开发的新创公司。通过高通量试验平台及人工智能计算等技术的结合,实现药物递送与制剂开发的自动化与智能化。

以自主研发的药物递送“高通量实验平台” 结合数据驱动的“AI算法” 、机制驱动的“量子化学和分子动力学模拟”,预测在特定微环境下的小分子和核酸药的理化和生物特性,运用以AI驱动的干、湿实验迭代,实现了更有效的先导物优化、核酸序列设计与优化,并设计更具优势的制剂配方或核酸递送系统。

已申请了多项具有重要应用价值的专利技术,并布局多条小分子和核酸研发管线,目前在肺癌、乙型肝炎等疾病开发新药,其中进展较快的管线预期于2023年开展关键性临床试验。

剂泰医药是由美国工程学院院士及多位麻省理工科学家创立的一家智能化的跨国药企,公司在杭州,北京和美国波士顿同时运营,团队成员中既有来自Regeneron,Amgen,Novartis等知名药企的经验丰富的药物开发专家,也有人工智能/计算等方面的青年新锐。

值得一提的是,公司构建了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mRNA序列设计、LNP递送系统设计一体化的核酸药物开发能力,其LNP核酸递送系统的表达效率超越行业标准的十倍以上,同时达成肝、肺、脾、肌肉等多器官/组织靶向递送,以实现局部再生、系统性/靶向性蛋白分泌、抗体、酶替代、肿瘤靶向、增强免疫等治疗,并获得了多项国内外大药企共同开发管线的合作机会。

6、月度关键词:人工智能药物研发

2022年4月,医疗健康领域投融资月度关键词为人工智能药物研发。

人工智能在药物研发领域有广泛应用,包括助力药物筛选(预测理化性质、生物活性、毒性),助力药物设计(预测靶蛋白结构、预测药物-蛋白质相互作用、从头药物设计),助力医药产品开发、制药制造、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以及临床试验设计。

为了降低与医药开发相关的财务成本和失败几率,制药公司正转向人工智能。人工智能市场从2015年的2亿美元增加到2018年的7亿美元,预计到2024年将增至50亿美元。从2017年到2024年,预计增长40%,这表明人工智能可能会彻底改变制药和医疗行业。许多制药公司已经并正在继续投资于人工智能,并与人工智能公司合作开发必要的医疗保健工具。

人工智能还可以为进一步将开发的药物纳入其正确的剂型以及优化其做出重大贡献,此外,它还可以帮助快速决策,从而加快生产质量更好的产品,同时保证批次间的一致性。人工智能也有助于在临床试验中确定产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并通过全面的市场分析和预测确保产品在市场上的适当定位和成本。虽然目前市场上还没有采用基于人工智能的方法开发的药物,而且在实施这项技术方面仍然存在一些具体的挑战,但人工智能很可能在不久的将来成为制药工业中一种无价的工具。

我国AI制药研究兴起于2014年,在2018年至2020年间驶入快车道。尤其在2020年疫情爆发后,AI制药迎来爆发期,全年融资总金额超过27亿元,较2019年增长了10倍。2021年态势持续火热,全球AI制药行业内在2021年完成融资额达45.64亿美元。近日,AI制药头部公司AbCellera Biologics Inc发布年报:在2021年实现3.75亿美元的总收入,同比增长61%,营收包括3.35亿美元的里程碑和特许权使用费;净利润1.53亿美元,同比增长28.6%。年末拥有超过7.2亿美元的现金、等价物和有价证券。

1、胜普泽泰。胜普泽泰将药物结构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相结合,专注于构建多肽、拟肽以及多肽偶联药物从新药发现到工业化生产的一站式AI-CRDMO服务平台。胜普泽泰采用与医药企业共同开发的模式,可为其提供药物分子的AI设计及合成制备、临床前动物实验验证、交付可专利化的临床前候选化合物及创新药临床申报等服务,并提供临床研究阶段以及药品上市后大规模商业化全阶段的原料药生产供应。

公司团队具备深厚的瑞士制药和新药研发科研背景,由新药设计、AI算法设计和智能装备研发等专业人员共同组成,兼具深厚的药研与系统开发双重能力。公司成立至今,已完成相应的多肽数据库建设与AI算法开发。

2、分子之心。分子之心是一家AI蛋白质设计平台公司。公司研发“AI蛋白质预测与设计”,并自主研发了AI大分子优化与设计平台“MoleculeOS”,运用数据驱动的深度学习方法,帮助生物技术专家识别和产生蛋白质,以将实验室研究成果规模化投射到工业级应用。这一平台既可用于多肽、抗体、酶和小蛋白的研究和设计,将大分子创新药的研发变成可预测、可编程,为药物研发全流程提效;也可应用于化学、材料、工业、农业等领域蛋白质优化与设计。

在AI平台基础上,分子之心正在针对特殊表位的单克隆抗体药物、小蛋白药物、双表位抗体药物等展开研究,并与国家级生命科学与医学实验室建立了合作,推动AI蛋白质研究和设计成果实现转化。

除了生物药研发,AI大分子优化与设计平台也被运用到合成生物学,例如,制造可再生生物燃料,解决能源和环境问题;或是用AI打造新的、具有稳定功能的工业酶。

分子之心由许锦波教授牵头创建,在国内组建了由计算生物专家组成的团队,团队均具备海外名校研修背景。许锦波现任美国芝加哥丰田计算技术研究所教授、北京大学BIOPIC访问教授,在“AI蛋白质折叠技术”研究多年。其于2016年研发的RaptorX-Contact方法,首次证明深度学习可以大幅提高蛋白质结构预测精度;2020年DeepMind将这一方法应用在AlphaFold的开发中,在破解蛋白质预测难题上贡献突出。

3、佩德生物。成都佩德生物医药有限公司成立于2021年5月,由湖南师范大学教授、博导容明强和前九芝堂研发总监、银谷制药执行总裁共同发起成立,聘请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原副所长、博士生导师、院士候选人、国家发明二等奖获得者赖仞研究员为公司首席科学家。注册地位于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

佩德生物依托首席科学家赖仞研究员的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成果进行转化,自主研发构建的天然活性多肽库、“高通量+云计算”的筛选平台和AI人工智能平台进行多肽药物筛选和开发、研发创新多肽药物。

佩德生物独有技术将解决我国有毒动物多肽的研究瓶颈,突破多肽药物开发缺乏来源的掐脖子问题,即加速了我国动物中药的研究,也推动我国多肽创新药的研发能力。

天然多肽库亮点:①大容量的天然多肽样本库(目前仅中科院昆明所拥有全球最大的天然药物多肽库);②基于生物生存策略的有毒动物中药功能成分定向挖掘技术体系,快速、精准发掘潜在多肽候选药物;③基于天然药物高活性进行高效的药物开发。

03医药健康细分领域投融资分析

1、生物医药

2022年4月,生物医药领域共发生34起投融资事件,4起未透露金额,共融资37.12亿元。平均单笔融资额1.2373亿元。

从融资轮次分布看,2起未透露融资轮次,天使轮8起,PreA轮7起,B+轮5起,A轮4起,B轮3起,战略融资2起,种子轮、A+轮、C轮各1起,早期项目(种子轮、天使轮、Pre-A轮、A轮、A+轮)占比较高,为65.6%。

从地域看,北京6起,苏州5起,深圳5起,上海3起,南京2起,嘉兴2起,杭州、台州、中山、广州、香港、成都、天津、武汉、青岛、合肥、常德各1起,重点区域在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地区。

生物医药领域投融资事件多集中在医药研发制造外包服务领域,按事件数排序为:医药研发制造外包服务9起,生物制药8起,化学药6起,制剂和递送系统6起,生物技术2起,疫苗2起,中间体原料药1起。

图表7 生物医药领域投融资事件

2、医疗器械

2022年4月,医疗器械领域共发生32起投融资事件,2起未透露金额,共融资18.165亿元,平均单笔融资额0.6055亿元。

从融资轮次分布看,A轮10起,Pre-A轮7起,B轮6起,天使轮3起,战略融资2起,A+轮、A++轮、B+轮、C轮各1起,早期项目(种子轮、天使轮、Pre-A轮、A轮、A+轮)占比较高,为68.75%。

从地域看,苏州10起,杭州7起,深圳5起,上海3起,北京、南京、广州、常州、成都、武汉、合肥各1起,重点区域在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

投融资事件,按事件数排序为:医疗设备12起,体外诊断12起,高值医用耗材5起,科学生命仪器、医疗器械CRO/CDMO和制药装备各1起。

图表8 医疗器械领域投融资事件

3、医疗服务

2022年4月,医疗服务领域共发生5起投融资事件,共融资4.423亿人民币,平均单笔融资额0.8846亿。

从融资轮次分布看,A轮2起,A+轮、B轮、战略融资各1起。从具体项目看,数据化平台和数据赋能平台占绝大多数共4起,临床研究CRO1起。

从地域看,上海2起,杭州2起,北京1起,重点区域仍在一线城市和地区重镇。

4、数字健康

2022年4月,数字健康领域共发生1起战略融资,融资金额未透露,地点在北京。

5、医药流通

2022年4月,医药流通领域未发生投融资事件。

04医药健康投融资案例分析

1、迈邦生物

上海迈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于2019年在张江药谷成立,是一家国际领先的专注于高端化学成分限定培养基产品研发及客户化培养基配方优化、开发等综合性解决方案的服务商。公司汇集了一批国内外有多年细胞培养基配方开发及干粉GMP生产经验的资深专家。

细胞培养基是抗体类药物、疫苗、细胞治疗等创新生物技术上游生产的核心原材料之一,发挥着基础支撑和保障作用,关系到最终药品安全性及有效性,未来发展空间巨大。

迈邦生物已经形成了涵盖CHO细胞、杂交瘤/骨髓瘤细胞、HEK293细胞、昆虫细胞、病毒疫苗细胞及T细胞/干细胞等六大细胞的培养基产品及服务平台,提供标准化化学成分限定培养基、培养基优化开发服务及大规模干粉/液体培养基代工生产服务等。

这些产品及服务在国内外超300家生物医药企业得到验证,多数产品性能及优化开发服务表现均已优于国际顶尖细胞培养基公司产品。多种产品已被国内外多家生物医药企业广泛应用于生物医药研发、临床申报及商品化生产等不同阶段,客户涵盖单抗、融合蛋白、动物或人用疫苗、IVD、再生医学、细胞培养肉等多种类生物医药企业。

2、跃真生物

跃真生物是一家从事单细胞测序技术开发及其相关应用的生命科技公司,拥有全球首创和领先的新一代单细胞测序技术。团队致力于研发完全自主创新且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单细胞测序技术,并在单细胞基因检测结果和可有效检测样本类型的范围上实现了大幅的提升和突破。

单细胞测序技术的快速发展拓宽了对生命活动的理解,为疾病研究和药物开发提供了强有力工具。2016年,美国10X Genomics公司率先拿到单细胞技术专利授权并进行商业化,其生产的微流控单细胞测序仪器和试剂盒迅速占领了国际市场。目前国内虽有不少单细胞测序技术研发公司,但在产品和技术上并未完全摆脱跟随和模仿国外公司的路线,缺乏完全自主创新核心技术,也是国内单细胞测序领域发展隐患。

目前市场上主流的单细胞转录组测序技术平台要求样本细胞活性大于70%,在细胞活性较低的例如冻存、石蜡包埋样品FFPE和原核生物例如细菌等待测样品上难以取得理想测试结果。然而临床上绝大部分样本来自于冻存或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处理的组织,其细胞活性几乎接近于零,因此很难利用现有单细胞测序技术检测出有效结果。另一方面,由于细菌耐药性等全球性重大公共卫生问题的不断加剧,研究者对于单细菌转录组测序需求日益迫切。

基于全新的引物设计和测序方法开发、新一代微流控平台技术研发以及人工智能等前沿交叉技术的应用,公司团队已突破了单细胞测序技术对冻存或FFPE固定组织无法进行有效检测的瓶颈,并实现高通量单细胞 RNA的全长覆盖读取,填补了全球该领域中的技术空白,不仅大幅提升了高通量单细胞测序技术的基因检测结果,并且极大地扩展了单细胞测序技术在临床领域的应用场景。

此外,团队还首次在微流控平台上实现了针对细菌的高通量单细胞RNA测序,这对研究细菌群体耐药、致病、持留、细菌与宿主互作、时序(孢子形成周期等)等方面来说,是一个重要里程碑。

公司已与国内多家知名高校及科研单位开展合作,并推出单细菌转录组测序商业化平台MscRNA-seq平台,预计于近期持续推出新一代单细胞测序商业化平台和产品。

公司创始团队由来自浙江大学和浙江省良渚实验室的科研人员以及来自麻省理工学院、杜克大学、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和北京大学等多所国内外顶尖高校的科学家和管理人员共同组成。团队成员长期从事单细胞测序技术的研究及相关转化,在单细胞领域具有全球领先的科研和转化成果。

3、医贝云服

医贝云服成立于2019年,是一家医用耗材管理智能决策服务提供商。基于SaaS模式下医疗物资供应链云服务和大数据监管服务平台,用智慧服务优化医疗供应链,产品包括耗材采购平台、设备管理平台等。

随着数智化医疗供应链发展,公司服务将往服务广度、服务深度与底层能力三大方向延伸。在广度上,构建医疗上下游互联互通的一站式SAAS解决方案,实现供应链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和商流四流融合;在深度上,有效融合智能系统、运营管理及管理工具,提升服务质量,实现需求全面覆盖;在底层能力上,不断精进信息化建设、工程化、运营服务、商业落地、产品+模式创新、医疗行业深度理解、资源整合七大核心底层能力,保证解决方案落地质量。从而为客户提供高效化、智慧化、集成化、专业化、标准化的医疗供应链服务,营造服务覆盖医疗行业平台生态。

公司已在超百家医疗机构及数千家医疗企业应用落地,将进一步加大在智能、大数据应用的研发与SPD供应链服务能力升级投入,以提升客户产品体验,构建打通医疗产业链全链路的产品体系,加速市场布局。

4、贝丰科技

贝丰科技2018年成立于杭州,专注于高性能风机研发和生产。经历了十余年技术积累和发展,是目前国内为数不多可以量产高转速(6万转/分钟以上)、长寿命(3万小时)电机风机的企业,是国内具备工业基础关键零部件自主研发迭代能力的稀缺标的,能够完成一个铝锭到最终风机产品的制造测试交付全流程,其中在工艺和设备上做了大量底层创新。

公司四项核心产品是涡轮风机、高速风扇、特种电机和驱动器,直接对标的是瑞士的Micronel公司。目前在医用和家用呼吸机领域已经实现了完全国产替代,同时还在打开航空航天、工业散热,半导体等细分行业的风机市场。

涡轮风机是呼吸机核心零件,长期依赖进口。目前医用呼吸机行业正在推进气动改电动,涡轮风机需求正在被快速释放。未来国内每年更替呼吸机数量为6.5万台左右。巨大市场需求倒逼国内呼吸机核心技术快速研发,贝丰科技微型高性能涡轮风机凭借高性能和高品质,实现了进口替代,出货量出现翻倍增长,并且和迈瑞医疗等医疗厂商达成了稳定合作。

贝丰科技风机产品在海外市场也实现了稳定出口量。已经进入通用汽车供应链,并且是美国独角兽企业Ventec Life Systems全球唯一指定风机供应商。

在呼吸机领域之外,公司还在寻找更广阔的增量市场。2021年持续完善丰富产品线,陆续推出轴流风机、涵道风机、EC节能风机等产品。目前公司已经与国内多家半导体行业龙头签订了合作意向,推进业务向医疗器械、航空航天、工业散热等大行业的布局。

成立四年以来,营收已经破亿,未来计划用三年的时间完成IPO目标。团队方面,贝丰科技核心团队拥有超过20年的高端风机设计和制造经验,研发团队包括瑞士行业龙头的资深研发专家,目前已经在瑞士成立了研发中心。

最新新闻